室内污染处理七大误区
误区一 食醋熏蒸
有消费者尝试熏蒸食醋去除家庭装修后的异味。专家指出,食醋属于酸性物质,有微弱中和空气中氨气的作用,但不会和甲醛等其他有害成分发生反应。
误区二 放置菠萝
有人认为:在每个房间放上几个菠萝可以消除油漆味,大的房间多放一些。菠萝会挥发香气,起到一定遮盖气味作用,但并未分解清除有害物质。
误区三 过分依赖植物
一些观赏植物确实可以吸收某些有毒气体,如可吸收甲醛的植物有仙人掌、吊兰、芦荟、常春藤、铁树、菊花等;而常春藤、铁树、菊花这3种花卉,都有吸苯的本领,可以减少苯的污染。
误区四 放置茶叶根
有些人甚至在衣柜和房间放置泡茶后的干茶根,希望帮助清除毒气。殊不知,茶根在这方面的功效就像干树叶和卫生纸一样,几乎没有任何吸收和分解作用。
误区五 臭氧发生器
把“臭氧发生器”作为空气净化装置,则是更大的误区。臭氧虽具有灭菌、消毒作用,但对人体有害也是医学上的定论。
误区六 完全依赖短期的通风处理
通风处理作为基本环保措施,对室内污染有改善作用,但因为多数有害物质会缓慢释放,长达3-15年,绝非几个月通风换气就能解决问题,在其密集散发期1-3年内,您要冒较大的致病、致癌风险。
误区七 认为出现强烈刺激气味才考虑环保处理
象人类的健康状况一样,室内空气环境也有健康、亚健康、患病三种形态,而且许多有害气体无色无味,象对待疾病一样,居室空气环境也需要预防、保健、治疗。
控制装修污染 要从根源抓起
入住刚装修好的新居前,很多业主都会先进行通风,同时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和活性炭来去除“装修味”。然而,如果家居室内环境污染较严重,上述的方法并不能作为居室除污的良方。要解决家居健康问题不能先装修再治理,一定要从整体控制,从根源抓起。
如今,以甲醛、苯、氨、氡、TVOC(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为代表的5种污染物质,并称“室内环境五大杀手”,它们长期存在于板材间隙、家具油漆和室内空气中,具有持久发散性,对老人、儿童、孕妇的危害尤其严重。
许多业主在家装完毕后才开始真正考虑家装污染问题,认为装修后多通风或摆放绿植便可解决这一问题,对装修污染的后果预估的过于乐观。当然,绿色植物对改善卧室环境具有一定的功效,吊兰、芦荟、常青藤等植物能吸收部分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,建议新居里多摆放一些类似的植物减轻室内空气污染。然而,板材等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期为3至15年,通风半年并不能使有害物质完全挥发,况且大多数人在新房装修好后往往通风不足3个月就搬入新居。而绿植对不同的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附和分解作用,但植物作用的特点是速度慢、时间长,且吸附分解量十分有限,对于装修量大的居室来说,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事后采取补救措施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,好的方案是在装修前就提出室内环境质量指标,并在选材,用材时严格把关,以保证装修后的室内环境污染程度降到轻的程度。
家庭装修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十大误区
近些年,在家装过程中,装修户的环保意识大大提高,但是专家却发现,装修户对环保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。
误区1:只要自己感觉没有气味,室内环境就没有污染。
误区2:只要装修室内就一定有污染,室内环境污染没办法预防。
误区3:只要装修时使用的材料是符合国家标准的,室内就一定没污染。
误区4:只要是购买价格高的装饰装修材料,就不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。
误区5:只重视装饰装修造成的污染,忽视了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。
误区6:只知道通风有利于净化环境,不知道怎样合理通风,严重污染的房间通风也不能根除污染。
误区7:只知道空气净化器和净化剂能够净化室内空气,但是不知道怎样合理使用。
误区8:只要选择了正规的装饰公司进行装修,就不会有污染。
误区9:只重视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,不重视其他方面的污染。
误区10:只知道室内环境应该进行检测,但是不知道怎样选择检测单位。
技术支持:优诺科技
技术支持:沈阳市丰和信息技术中心
您好,欢迎莅临华博科技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